吸附式制冷機的工作原理
發布時間:2021-10-19
吸附式制冷機的工作原理
連續型吸附式制冷機由蒸發器、冷凝器和兩個吸附室(吸附器/發生器)1和2組成。四個腔室都在幾乎完全真空下運行。吸附室的吸附和解吸功能交替進行。[2]
第一階段
使用來自外部熱源的熱水使腔室1中的吸附劑再生。熱水進入腔室1以解吸硅膠/沸石,水蒸氣從吸附劑脫附(解吸)并上升到冷凝器,然后冷凝成液態水。冷凝水以閉環方式循環到系統底部的蒸發器。
圖:連續式吸附式制冷原理——Phase 1
Phase 1:吸附室1充當發生器解吸,吸附室2充當吸附器吸附
與此同時,腔室2中的吸附劑通過腔室底部的開口吸附從蒸發器進入的水蒸氣。在這過程中,必須冷卻腔室2以除去吸附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以使吸附能夠持續。由于蒸發器處于低壓真空條件,注入蒸發器的制冷劑(液態水)吸收冷媒水回水(14℃)的熱量并氣化成氣態水蒸氣,冷媒水回水被冷卻生產低溫的冷媒水供水(9℃)。如果吸附室2中的吸附劑吸收水蒸氣達到一定的飽和程度,則腔室1、2的功能會切換。
第二階段
當腔室1中的吸附劑干燥并且腔室2中的吸附劑水飽和時,吸附式制冷工作過程反轉。幾個閥門用于平衡腔室之間的壓力。在第二階段中,干燥室1開始吸附從蒸發器進入室的水蒸氣,而腔室2將水釋放或解吸到冷凝器中。循環的其余部分類似于上面第一階段中解吸的過程。
圖:連續式吸附式制冷原理——Phase 2
Phase 2:吸附室1充當吸附器吸附,吸附室2充當發生器解吸